Tag Archives: 選單

大家有從厚重的報名資料裡面找到一個報名者的經驗嗎?或是從厚厚一疊文件裡面找出一比想要的資訊?是不是想要快速的找到資訊,但是看了兩三遍都找不到東西,結果放慢速度,最後卻在已經瀏覽了好幾遍的地方找到想找的東西呢?

我們在網路上的生活就像是不停的在尋找答案,我們上新聞網站獲得最新的資訊、上 YouTube 尋找我們想聽的音樂或是想看的影片、上 Facebook 找朋友、上購物網站尋找送給家人或是自己的禮物。

1956 年,認知心理學家 George A. Miller 發表了一篇名為「神奇的數字:7 ± 2」的論文,內容描述人類的大腦對於短期記憶的研究:人類對於 5 – 9 個數量左右的單位最容易記憶,超過 10 個以上的單位就容易被我們忘記。例如我們可以輕鬆的記住 7 個左右的名詞,但是超過 10 個以上要一口記住就有一點難了!

俗話說:「一圖勝過千言萬語。」在現代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上,圖示的運用已經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無論是選單、對話框、按鈕、或是提醒事項,都常常會有一個圖示在旁邊暗示使用者,這個按鈕的可能作用是什麼。

使用者介面設計是一件非常細心的工作,一點點小小的細節常常會有很大的影響。可能一點點的小失誤,會讓整個使用者介面非常難用而失去親和力。介面就是由許多小物件慢慢堆疊起來的操作平台,不同的小物件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通常這些關係受到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影響,包括:距離、大小、顏色等等。 選單是使用者介面中一個非常常見的物件,但是在許多的網頁設計上,也是許多設計師容易忽略的地方,尤其是傳說中的消失的三角地帶,最容易讓使用者感到困擾。

心理學家 Kunz 和 Wolcott (1976) 做了一個有趣的心理實驗,大意是他們邀請兩個受測者同時一個小房間,並在實驗人員的幫助下完成一個其實與實驗完全...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做「白紙黑字」,白紙上寫了黑字,閱讀起來是再清楚也不過了。形容了明確的文字憑據,不容許抵賴或悔改。一直到現在,白紙依然是我們最常用到的紙張類型,...
每個軟體或應用程式都需要有一個機制來完成他的目的與用途,這個機制是由程式設計師所設計,表達出系統如何設計、系統如何實作、資料如何交換與溝通、或是演算法如何計算資...
在設計案最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習慣先跟客戶討論對方對產品的定位與感覺:穩重、可信賴、活潑、有活力、乾淨簡潔、成熟感…等等。當我們聆聽到客戶對產品的定位...
個人圖示(也可稱為 Avatar)是手機應用程式及社群網路服務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辨識出使用者的身份。隨著社群網站的發展,人們可以透過各大社群帳...
無論是在電腦軟體、網站架構以及行動裝置開發上,都有著許多神人級的經典程式框架(Framework),讓我們可以很快速地開發出實用的使用者介面以及架構,但當我們過...
© 2013 Desiring Click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