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中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各種不同的圖示,即使是我們平常每天瀏覽的網頁中,除了文字、圖片以外,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標示功能與美觀效果的圖示了。這些圖示的功能很多,有的是表示啟動一個程式(或是界面上的一個功能)、有時候是代表按鈕上的功能,或者只是為了單純美觀好看。
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13

在設計資料量比較大的網站或是應用程式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遇到的問題是要考慮要採用分頁(Pagination)的方式、還是移動捲軸(Scrolling)便自動載入來呈現資料。Facebook 和 Twitter 的頁面在載入新資訊的時候,都是採用自動載入的方式。在 Pinterest 開始流行之後,許多網站都設計採用這種被匿稱為瀑布流的設計。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許多網站,例如搜尋引擎巨擘 Google、和照片分享平台 Flickr,則依舊還是使用分頁的方式呈現搜尋結果。  

在景色優美、遠播馳名的芝加哥湖濱路(Lake Shore Drive)上,其中有一段危險路線,常因為駕駛沒注意到 25 MPH 限速的警告(或是注意到了也不以為意)而發生許多車禍,政府因而採取了新的措施來試圖減少意外發生,他們想做的不是加強宣導、或是提高罰金這種被動式的警告方式,而是希望在意外發生前的第一時間給予推力阻擋它們,新方法如下:

我們從沒看過自己坐小火車的樣子 有一天我去全聯買東西,先是看到門外有個看起來 60 幾歲的先生小心翼翼地端著手機,對著一個方向;好奇心驅使我順著他對著的方向瞧去,有個 4 歲的小女孩坐在投幣式小火車上,手握著方向盤,笑咪咪地看著「她的阿公」。

RGB 與 CMYK 是大家很熟悉的色彩描述系統,在許多地方我們都可以發現使用這兩種方式標示色彩的色彩碼,雖然這兩種系統的組成原理不一樣,但是是可以透過轉換取得另外一個系統的色碼。也就是說肉眼可見的大部分的色彩都可以使用 RGB 或是 CMYK 來表示並取得相同的色彩(或是很接近的顏色)。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