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魔術師一樣的視覺盲點

像魔術師般的視覺盲點

我們的眼睛其實有許多限制,除了在「低解析度的人類視網膜?」所描述的:眼睛的解析度不像電腦螢幕的解析度每個像素的大小都一樣,而是視網膜正中央的解析度最高,離中央越遠解析度越來越差。我們的眼睛也有著「盲點」,盲點是視神經從視網膜離開的地方,就像是視網膜上破了個洞一樣。如果有東西映照在我們的盲點上,我們其實是完全看不到這個東西的。

要找到自己的盲點有個簡單的方法:把你的右邊眼睛閉起來,用左眼看著右邊的十字。一開始先讓自己離螢幕遠一點,然後讓你的臉慢慢的靠近螢幕,在某一個瞬間,你會覺得左邊的圓點從畫面上消失了,只剩下灰濛濛的背景。這表示你的圓點剛好落在你的盲點上,盲點上幾乎沒有可以反應的視神經,眼前的東西就這樣消失了。

找到盲點的位置

 

彌補盲點的缺失

可是我們怎麼平常都一點也感覺不到盲點的存在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可以會自動的幫我們「想像」或「填滿」我們的盲點所看不到的東西。「自動想像」聽起來很神祕,讓我們再來做個小實驗來揭開盲點的神祕面紗:一樣閉上右眼,讓左眼看著右邊的十字,慢慢的靠近螢幕。發現了嗎?左邊原本斷掉的鉛筆居然自己接起來了!

大腦是會自動補完的 XD

第二個原因則是我們的眼睛會「跳視」,也就是說我們的眼球其實不是順暢的瀏覽整個畫面,而是跳躍式的移動我們的視覺動線,然後再由大腦將這些畫面片段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動態畫面。

無論是閱讀書籍、或是在網路上閱讀部落格,眼球的移動都是由短暫的跳躍所組成的。但隨著不同的目標物,眼球所停留的地方也不一定會平均的分佈在整個畫面上。我們在看網站的時候,可能是將眼睛停留在選單、標題、或顯眼的地方。而面對人臉的時候,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的眼睛也只是看著對方的眼睛而已。

 

畫龍點睛與視覺停留

既然人的臉這麼大,但是我們的眼睛幾乎只會盯著對方的眼睛。可以想像我們在使用其他物品的時候也不是一直看著整個物體的全貌。這跟我們希望使用者所看的目標大小的關係可能很小,而跟所能代表物體的特徵,與使用者的目的關係比較大。

設計產品或介面的時候想想看你的產品的眼睛在哪裡?哪裡又最能讓使用者或客戶的眼睛停留在你的產品上?古人說「畫龍點睛」真是非常的有道理,千萬不要讓產品或介面最重要的地方消失在使用者的盲點中,他壓根不會知道產品有這個功能,因為他的大腦自動的幫他抹除了呀!

 

延伸閱讀:

低解析度的人類視網膜?

改變盲視:什麼!有東西改變了嗎?

不注意盲視:如同保護色般的視覺效應

 

參考文獻:

[1] Tom Stanfford & Matt Webb (2006), “Mind Hacks”

[2] Colin Ware (2008). “Visual Thinking: for Design” 

Image via kennymati, CC License.

每個軟體或應用程式都需要有一個機制來完成他的目的與用途,這個機制是由程式設計師所設計,表達出系統如何設計、系統如何實作、資料如何交換與溝通、或是演算法如何計算資...
為了研究與應用色彩,人們將千變萬化的色彩按照它們各自的特性,依照—定的規律秩序排列、並加以命名,我們稱之為色彩的體系。幫助我們將色彩組織化、以更確實精確的方法去...
設計使用者介面時常常會碰到需要讓使用者來決定下一步的時候,在電腦系統中最常見的就是「確認」以及「取消」按鈕。像是在作業系統中要刪除檔案時,系統會跳出以下的詢問視...
「有感覺不一定會有知覺」,就像是自己的心跳聲,雖然平常我們都沒有知覺,只要靜下心來就會聽的到;平時我們幾乎都不會注意牆上的時鐘的滴答聲,但是一旦開始要注意時間的...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購物推廣案例記錄。我們要推出一個和第三方網站合作的計畫,預計在原本的購物網站上面加上一個推廣用的「折扣序號」,讓顧客可以在第三方網站上面輸入 e...
在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中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各種不同的圖示,即使是我們平常每天瀏覽的網頁中,除了文字、圖片以外,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標示功能與美觀效果的圖示了。這些圖示的功...
© 2013 Desiring Click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