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找碴:淺談視覺搜尋系統

By

November 2, 2012 視覺設計 Comments

淺談視覺搜尋系統

資訊圖表(Infographic)是最近一個非常流行的話題,其主要目的是把大量的資訊整理成一張好用的圖表,加上有趣的視覺或故事效果,可以讓讀者可以快速的吸收大量的資訊。在設計資訊圖表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到底如何把大量的資訊同時呈現在讀者面前,又可以清楚的標示出我們想要強調的重點呢?

人類的視覺搜尋系統其實很有趣,當大量的資訊同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很容易、一下子就可以找出不同的資訊,有時候我們又會覺得很困難、要花一些時間才能找出不同的地方。到底這兩種不同的差異是由什麼原因所引起的呢?

 

視覺搜尋系統

當一個影像刺激在被我們的視覺系統辨識時,有一些影像的屬性很容易就可以被大腦處理,這些基本特徵(Basic Feature)在視覺神經的前端就會被辨識,讓我們的大腦分辨這些影像屬性更容易一些。因此如果我們設計大量資訊的時候,如果能夠善用這些基本特徵,那麼就可以提高讀者的閱讀效率了!

在關於視覺搜尋的實驗中,讓受試者從一許多個「X」裡面挑出一「O」,然後再讓他們從「┸」裡面挑出一個「┼」。我們把所有的視覺元素稱作刺激總量,大部分的元素(「X」和「┸」)稱為干擾物,唯一不一樣的那個元素(上面例子的「O」和「┼」)稱為目標物,而實驗的目的,就是要檢測在干擾物增加的情況下,受試者會不會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找到目標物。

平行搜尋與序列搜尋

 

容易被辨識的基本特徵

在視覺搜尋實驗的結果中,找到了一些特徵是很容易被我們的搜尋系統所辨識出來的,包括了下列四點:

  1. 顏色
  2. 線段方向
  3. 大小
  4. 運動

採用適當基本特徵的「平行搜尋(Parallel Search)」幾乎不會造成讀者任何的認知負擔。

舉例來說,在一群紅色的球體中尋找一顆藍色的球,無論你增加多少顆紅色的球,受試者都可以用幾乎相同的速度找到目標物(藍球)。或是當所有東西都靜止不動的時候,我們可以快速的找到那個唯一在移動的目標!出乎意料的,我們的大腦對於歪斜線段的敏感度也很高,可以快速的找到傾斜的線條。

因此,如果你在設計呈現大量資料的介面,那麼同時用上四種元素中的一兩種也許是不錯的選擇。把要強調出來的資料放大再填上不同的顏色,可以幫助讀者幾乎不耗費精神的判斷,也同時強化了資訊的重點,增加判讀圖表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一平(2011)。視覺心理學。台灣:翔郁整合行銷。

[2] Ware, Colin (2008). “Visual Thinking: for Design” 

Image via Lauren Manning, CC License.

搜尋是網路的一種非常常見的瀏覽方式,我們會利用 Google 尋找資料、上購物網站的時候會利用搜尋尋找商品、在 Facebook 上會用搜尋尋找朋友。在大部分的...
方便的逃脫方式在手機應用程式中是不可少的,無論什麼情況下,使用者都會有想要反悔、或是做錯決定的時候,甚至很多時候只是隨便亂按亂玩,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讓使用者進入了...
在現今的網路時代,資訊在網路上傳遞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了,這樣大量產生的資訊,讓在電腦前面的我們難以迅速的消化。我們很少有時間可以仔細的看過每一則訊息、...
色相環是指人類的肉眼可以辨識的色彩色相所組成的色環,其中以 12 色相環最為常見以及使用,用途是幫助我們更快認識以及識別顏色之間的關聯度。 12 色相環是由 3...
Apple 公司於 2012 年 9月 2 日於舊金山發表了 iPhone5 手機,首次更改螢幕尺寸的動作讓許多開發人員與使用者與之嘩然,還記得 iPhone5...
無論是在電腦軟體、網站架構以及行動裝置開發上,都有著許多神人級的經典程式框架(Framework),讓我們可以很快速地開發出實用的使用者介面以及架構,但當我們過...
© 2013 Desiring Click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