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是網路的一種非常常見的瀏覽方式,我們會利用 Google 尋找資料、上購物網站的時候會利用搜尋尋找商品、在 Facebook 上會用搜尋尋找朋友。在大部分的情況,我們都可以將搜尋分為三個主要的元素:搜尋框、搜尋結果頁、目標頁。這三個元素依照下圖的順序組合起來就是一般搜尋最常見的一種行為模式。
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12

你知道為什麼 Microsoft Windows 的選單列放置在視窗上,而 Apple Mac OS X 的選單列放在螢幕的最上方嗎?你知道為什麼 Mozilla Firefox 瀏覽器左上角的「回到上一頁」和「到下一頁」兩個按鈕的大小不一樣嗎?其實費茲定律(Fitts’ Law)都已經在許多使用者介面裡面偷偷運作了! 費茲定律(Fitts’ Law)是心理學家 Paul Fitts 所提出的人機介面設計法則,主要定義了游標移動到目標之間的距離、目標物的大小和所花費的時間之間的關係。費茲定律目前廣泛應用在許多使用者介面設計上,以提高介面的使用性、操作度和效能。費茲定律長得就像下面這個公式:

設計搜尋系統,除了要考慮使用者的搜尋行為以外,如何呈現搜尋結果也非常重要。依照各個網站性質的不同,使用者們所採用網站的搜尋系統的頻率也不同,對於像是大型網路商城、網路書店、影片分享等等的網站,使用者用搜尋方式尋找所需要的資料的機率就非常的高,因此這類網站也常常在首頁或主要頁面放上一個大大的搜尋框,讓使用者可以輕鬆的開始搜尋作業。

錯誤處理是人機介面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當系統發生錯誤的時候,告知使用者系統處於什麼錯誤狀態、以及如何排除錯誤狀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清楚的讓使用者知道到底錯誤是由於系統故障所引發的,還是由於使用者做了錯誤操作所造成的。前者如主機發生跳電時無法連結上網路應用程式,後者像在註冊表單的電子郵件欄位內輸入了不正確的郵件格式。

無論是百貨公司或是便利商店,為了讓顧客可以輕易的拿到所想要購買的商品。動線設計其實是一門關於視覺、行為和選擇的設計,運用在賣場中,包括如何讓顧客順利的抵達結帳地點而沒有障礙;或是在顧客在移動的過程中,購買到設計師希望顧客購買的商品等等。在平面設計上,動線就簡化成一種針對於視覺的注意設計,無論是報紙、雜誌或書籍,設計良好的視覺動線會儘可能的讓讀者看到重要(或設計師認為重要)的事物,或是減少閱讀時所需要的認知需求。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