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警報?通知的輕重緩急

假警報?通知的輕重緩急

「有感覺不一定會有知覺」,就像是自己的心跳聲,雖然平常我們都沒有知覺,只要靜下心來就會聽的到;平時我們幾乎都不會注意牆上的時鐘的滴答聲,但是一旦開始要注意時間的時候,滴答聲就開始隆隆作響。無論是心跳聲還是滴答聲,其實對於我們的聽覺神經而言一直都在產生反應,但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把專注放在聲響上,當然也就不會產生知覺了。

當窗外閃過一個影子,我們心裡出現的第一個問句是:「是誰?」無論是發出聲響的鬧鐘或是落下的書本,人類在演化上的第一直覺都會認為是「活」的物體而發出警訊,讓我們得以免離危險。當產生突如其來的動作或聲響時,人類都會本能的提高警覺,接著才會透過視覺或其他感官瞭解狀況:「阿!原來是窗外飄過去的是葉子。」

在設計使用者介面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需要使用「通知(Notification)」來提醒使用者最新的狀態或訊息。通知可能是不同顏色的提示、對話框或者是聲響。依照狀態或訊息的重要程度,以及使用者產生之覺得反應繪製成下列表格:

我們將過度的警覺稱為「假警報」,有感覺但沒有知覺稱為「失誤」。過多的「假警報」容易讓使用者產生疲勞,但若太多「失誤」則會導致使用者錯過重要訊息。設計通知系統介面時,應該要考慮發生「假警報」或「失誤」時哪個狀況比較嚴重,有時候寧可產生假警報也不能錯過失誤,例如海關的掃瞄警示介面。有時候則可以容忍失誤的產生,像是一直不停在更動的好友最新狀態。適度的控制給予的訊息提示,更能掌控使用者的感受與節奏,讓他使用時夠能得心應手。

我們喜歡熟悉的事物,因為對已經熟悉的事物很容易上手,但是對於陌生的東西就要花時間學習。任何我們學習新事物的方式都可以套用一套學習模型來描述整個學習過程。 &nb...;
讓你(網站)與使用者維持穩定交往(In a relationship)的狀態! 在 Facebook 以及其他各大社群網路服務,紅通通的訊息通知(Notific...
在現今的網路時代,資訊在網路上傳遞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了,這樣大量產生的資訊,讓在電腦前面的我們難以迅速的消化。我們很少有時間可以仔細的看過每一則訊息、...
還記得表單就像溫柔的店員嗎?我們回顧了許多設計表單要注意的概念。表單是由許多細小的元素所組合而成的集合體,標題和輸入框的排列方式有著重要的地位,標題要放在輸入框...
個人圖示(也可稱為 Avatar)是手機應用程式及社群網路服務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辨識出使用者的身份。隨著社群網站的發展,人們可以透過各大社群帳...
1998 年,心理學家 Daniel Simons 和 Daniel Levin 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先由一個人帶著地圖在路上找一個路人問路,就在路人回答問題的...
© 2013 Desiring Click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