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怪現象:獎勵的頻率與刺激

By

February 19, 2012 設計心理 Comments

獎勵的頻率與刺激

操作制約,指的是生物受到刺激後引發行為改變的一個過程。心理學家 B.F. Skinner 在操作制約的研究中,將受測的老鼠放置在有可以拉動的把手的小籠子裡,然後依照下列四種方式給予老鼠獎勵:

  1. 固定間隔(FI):受測老鼠每按 5 分鐘,給予食物獎勵
  2. 固定比率(FR):受測老鼠每按 10 下把手,給予食物獎勵
  3. 變動間隔(VI):受測老鼠每按「約」4 – 6 分鐘,給予食物獎勵(有固定平均時間)。
  4. 變動比率(VR):受測老鼠每按「約」8 – 12 下把手,給予食物獎勵(有固定平均次數)。

實驗結果發現,不同給予老鼠獎勵的方式會刺激受測老鼠不同的影響,老鼠的反應和受獎勵後的辛勤工作表現,顯示比率模式比間隔模式的效果要好,其詳細順序如下:

變動比率 > 固定比率 > 變動間隔 > 固定間隔

變動比率的效果反應效果最好,階梯狀的固定比率次之(使用者會知道前幾下其實沒有獎勵,比較難刺激其行動),接下來是變動間隔,最後才是圓弧狀的固定間隔(使用者會有「得到獎勵後可能暫時沒有獎勵」的暗示)。

在設計獎勵使用者的時候,最常出現的則是固定比率:「購物滿 100 元贈送 1 點紅利」、「買 10 杯飲料贈送 1 杯」等。但是 B.F. Skinner 的實驗結果顯示可能採用變動比率會產生比較好的效果,其原因可能是變動比率的不可以預測性,讓使用者不知道何時能贏,但做的次數多,機會總是比較多。就像是線上遊戲打怪物收集寶物一樣,不是每個怪物都會掉下價值連城的寶物,但多打幾隻怪物總是機會高,而且會產生一種:「也許下一個怪物就有寶物!」的數學錯覺,讓你更努力進入遊戲中。

 

延伸閱讀:

透過推力來達成目標

藍藥丸還是紅藥丸:誘導式選擇

選擇與失去的恐懼

 

Image via David Locke1, CC License.

許多的網站都會採用標籤系統來讓使用者自己管理自己的分類。而通常,標籤系統為了讓使用者使用得更順利,會採用一種「標籤推薦系統」來幫助使用者快速的選擇自己所希望輸入...
本文原文為設計大師 Don Norman 於 2010 年 11 月 26 日發表於 Core77 的文章 Why Design Education Must ...
一般人常常在聽到「駭客 (Hacker)」這個詞彙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便是負面印象,並且和入侵網站、盜用帳號、盜刷信用卡或盜取個人資料等等犯罪行為連結。但其實 H...
在產品設計的世界裡,我們最注重的就是使用者經驗了,我們仔細關注使用者和產品的互動,想要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來幫助我們改善設計。一個好的經驗設計,是需要經過層層關...
單頁式網站是一種很酷的網站設計形式。特別是當你所提供的資訊量並不大,或是需要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來呈現你的產品風格時,單頁式網站為你的瀏覽者提供了簡單、快速的...
透過智慧型行動裝置,我們每天可以接收到很多新聞、好友的最新動態以及大家分享的新鮮有趣的玩意兒,而很多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也會貼心的在我們呼叫出程式的時候,自動的幫我...
© 2013 Desiring Click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